2022-10-18
——林敏教育随笔
最近,有机会与几位教育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老法师”见面交流,分别就师生数学素养与戏剧素养的生成问题深入请教。在这些求教过程中,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这两种素养的形成,能促使我们的教育转型提升,能让教学变得更具生命活力与严谨高效。
乍一看,这两种思维表面上差异很大。“戏剧思维”强调的是个性化的人物特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生活与生命具体特殊而又鲜活生动的状态体验,是具像可感知、要有情绪的波澜、感官的触动、情趣、想象与个体化的创意与人际间的共情。“戏剧思维”,一言以蔽之,就是生命本真个体化的呈现。
而“数学思维”,则是以抽象的概念、范畴、推理而组成的结构化的思维认知模式。它不再是个体具像、感性化的特殊经验,而是经过概括提炼,从个别感知到一般抽象的逻辑化的理性建构。
所以,“数学思维”与“戏剧思维”似乎存在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俩端,“风马牛而不相及”。在我们的课堂中,确实常会有将这二者“分二治之”,总觉得二者是“水火不相容”。
可细究我们的好课堂,尤其是与这几位前辈“老法师”的交流中,都觉得这两者间有着内在不可分离的深层联接。
在与“老法师”关于“数学思维”的分享交流中,充满着他们个性化的鲜活事例与表达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他们的表述中,是如此地趣味十足、情感动人,同样,另一位“老法师”的“戏剧思维”在他具像生动的叙事中,也不断地强调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课堂结构的设计与精准化实施。
其实,真正的好课堂好教育,既有“戏剧化”的情景创设、氛围环境的营造、个体化的情感交流、又有严谨精致的流程结构,感性化的个体认知,与理性化的逻辑建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好老师、好教学、就是二者有机的融合贯通。那几位老法师,无论在强调“数学思维”或“戏剧思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现有的课堂中,我们所见到的好老师,也是二者兼具!
一个能让教育教学的过程鲜活生动,充满着情趣与活力,另一个让师生的学习认知过程结构严谨、深刻高效。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个体,在一个社会化的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戏剧化场景,互动共生,构建起一个具有认知深度的高效课堂。这就是“戏剧思维”与“数学思维”相结合的教育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