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学期教学的起始点?
2021-08-28
——林敏教育随笔
开学在即,请了专家来校作讲座,内容是“单元教学的设计与评测”,专家在讲课中,提到了单元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真实的教学起点,听后又有感悟。确实,任何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把握的大前提下。何谓“学情”?,其实就是学生在现阶段的认知起点,即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理解力、学习态度与习惯、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专注度等一系列影响左右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
新学期一开学,我们很多老师会急于按照课程进度与课标要求,忙着按教材编排的顺序讲课教学。是的,课程教学的标准要求应该落实到位,但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我们需了解并把握好学生的真正认知起点,才能设计和规划好我们的教学安排与流程。
一堂课也好,单元教学的整体系统设计也好,一定要从学生具体真实的学习状态出发。一个从小学五年级刚升入预初的学生,他的小学时积累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与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是要有个过渡与衔接期,我们老师千万不能“省略”或忽视这个过渡衔接时段,它对学生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甚至升入下一年级等学段学年跨越的顺利过渡,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把握好这一过渡期学生真实的认知状况,找准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以此为据,精心设计过渡期的教学安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要找准学生的真实认知起点,是需要教师摒弃“先入为主”的自我判断与“定势思维”,不是从“本本”或“印象”出发,而是要深入学生群体,通过深度细致地参与、观察、互动、分析每一个学生个体化的具体学习过程,来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在这一摸清摸准学生真实认知起点的时段,老师们要耐心细致,不急着赶进度,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去“炒冷饭”,可回顾梳理学生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帮学生总结提炼一些“关健学科要点”,替学生搭好向更高认知阶段攀升的“思维脚手架”……而恰恰是这些具体生动鲜活的学生学习认知的呈现,应成为我们新学期教育教学的真实起点。构建有效的课程实施计划,无论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都离不开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这也是新学期我们在策划教学整体安排、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每堂课教案时的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