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林敏教育随笔
这些年听课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关注一些教学过程中有点磕磕绊绊的课。这些课乍一看,似乎是学生参与度太高,偏离了教师的预设目标,教师原先设计的流程结构也被打乱。应是“一气呵成”的节奏变得坎坷不顺,总之,有不少“节外生枝”、“出乎预料”、未在教师备课中所涉及的东西。
这样的课堂,从教师的角度,有时很难掌控驾驭,特别是对一些新教师来说,课就一下“散”了,很容易失控,原有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会很低。
尤其是一旦学生的思路被激发打开,各种想法、问题就象脱彊的野马,会不按教师设想界定的规道“飞驰”,有些“奇思妙想”,会完全颠覆传统认知与现有知识的范畴框架。
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经验的好老师,会有很强的课堂“掌控力”,常常会通过梳理学生个体散发的不同思路,将学生的认知又引回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环节。
课堂中的这些学生个体化的生成,常常会给我们教师带来深深的“俩难”,放任鼓励课堂的“生成”,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探索,其实也是课堂的深层价值所在。但每堂课有着既定的时空限制、知识容量与目标效益,也不能让太多的“生成”干扰影响每堂课中具体认知目标的达成。
如何平衡把握“预设可控”与“生成探索”这二者间的关系,便是一堂好课的关健点。有经验的好老师,常常会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在预设的结构大框架中留有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化地思考探索,课堂中充满着教师掌控的隐性深层结构与学生自主探索的显性多样生成的互动与张力。
真正的好课堂,二者缺一不可,教师的认真备课、预设的课堂目标结构流程,以及能让学生个体化探索生成的课堂时空,是好课堂的必备元素。二者的张力,恰恰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内在动力,教学相长,是要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相互启发、碰撞、赋能,最后达成课堂认知的动态平衡。没有学生个体化探索生成的课堂,只是教师“一言堂”,以教定教的传统课堂,而只有学生“奇思妙想”、自主探索、而无教师隐性掌控引领的结构化课堂,也常流于“散乱”,难以高效。
好课堂、好老师,要能让学生“放得开”、也能“收得住”。在课堂的结构流程中,严谨中有灵动、平衡中有张力,个体的具体生成与集体的学习目标相辅相成,二者的有机融合,便是真正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