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西外小初高双语国际课程部
这是关于几个书虫少年申请梦校的故事。无关选择,只有坚持和信仰。
任教高中AP经济的小魏老师曾经是我们的最受欢迎的采访者之一,近期她又被我们频繁“打扰”,因为我们希望这位学霸老师向我们谈一谈她最喜欢的几个学生。
学霸老师和学霸学生之间,总是自然地惺惺相惜。在小魏老师眼里,这几个阳光大男孩都对自身要求很高,学习上无可挑剔。“教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幸福。”
高中阶段,学生很多时间都在和AP课程、A leve课程拉扯,和标化考试作斗争。在这段艰苦奋斗的日子里,和书、同学、老师相处的时光显得异常珍贵,是可以细细回味的。
上海boy西外记
江同学申请季一共摘取了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华威大学三所英国顶尖高校的offer。
“我有幸能被UCL,KCL和Warwick录取。我的申请之路其实还是蛮曲折的,高中的第一年,我更加专注于活动,参加篮球Club,学生会和各种公益,而到了高中的第二个年头,两次腿伤的经历让我彻底改变,慢慢地放下了自己所热爱的运动,将重心转到学习上,同时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正确管理时间,标化成绩得到了飞速增长。第二个重要的改变是我将申请国家由美国改成英国,英国相较于美国对于活动并没有那么看重,反而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实力与学术成绩。在这些成绩的加持下,所有英国名校都任你挑选啦!”
校园生活中,他是同学们热心肠、正能量的益友和榜样。他曾担任校学生会文化部长,负责宣传和演讲;和学部的同学一起助力公益,救助绝症患者,帮助自闭儿童。他一次性给自己报了5门AP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托福也拿下了105分。
从小在魔都长大的江同学,和他的故乡魔都一样,open,海派,举手投足间尽显落落大方。
和江祁峰同为校队篮球主力的孙睿泽同学,也被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加拿大顶尖名校录取。
巧的是,他们都是6年级就来到西外,在这个校园里相遇、生活、学习,打磨时光,并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所坚持的、所珍视的。和西外朝夕相处的七年里,他们俩从活泼好动的小男生,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大男孩。过去,他们携手并肩征战校外篮球比赛,为学校赢得很多荣誉。如今,他们以西外为圆心,理想为半径,为自己选择了不同的国家。一个和中国隔海相望,一个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以自律结束,从自律开始
在西外的7年,孙同学越发养成自律的习惯。西外自由的氛围给予了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
“我在西外读了7年的书,参与了西外的日新月异,也在西外的见证下一点点地成长。高中三年我成绩算优秀,都在年级前三徘徊,和每个科目的老师关系也不错。高二高三学AP的期间,我报考了8门AP,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孙同学念念不忘的高中生活,很开心,很充实。身边环绕着一群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和负责任的班主任吴老师一起,给了他很多帮助。“是他们让我从高一那懵懂的少年慢慢成长起来,成为现在谈吐稳重的男士。我在西外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这在我的学习生活上帮了我很多。我也明白,未来的国外留学生活,我只能靠自己一个人走,要越来越独立,扛起更多的责任,而自律也恰恰是能帮助我最多的一个习惯。”正如他自己所期望的那样,高中三年的收获,并不仅仅是几张梦校的offer。习惯的养成,品格的培养,都将会成为他未来大学生活的基础,成为他关于高中的所有美好回忆。聪明睿智,温润而泽,⼈如其名。这是小魏老师对孙同学的评价。“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作为班长的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更是大家心中的“小太阳”,随时散发着乐于助人的魅力。
孙同学最终为自己选择了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工程专业。众所周知,这个学校的工程专业极难进。能被录取,孙同学的优秀不言而喻。
江同学也选择了工程类专业。都是严谨缜密的男孩,都在最后坚持了自己的信仰。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只是笑笑:“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如果说他们俩是运动型非典型理科男的,那么李松霖则是安静派的典型理科男。三个男孩特别相像的地方是都有极其扎实的学术功底,都在最后忠于内心,选择了喜爱的理工类专业。
他们目标明确,规划合理,基于学校IGCSE、AP、A-level课程而获得了扎实的学术功底。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西外学子有趣又有料的学习生活,看到00后热情洋溢的姿态——恰如致远楼旁新开的凌霄花一样,在六月的夏日中向着太阳,“披云似有凌云志”,执着而又顽强的生长。
文理兼修的理工男
如果回顾高中生活最好的样子,对李松霖来说,莫过于有三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钻研自己热爱的心理学、历史,最后拿到自己梦校的offer。
李同学曾获得布朗大学的青睐,拿到了面试通知。但不善言辞的他,最终与之失之交臂。但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照样得到了其他顶尖名校诸如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认可。最终,李松霖选择了学术氛围浓厚的多大,希望在那里可以专心于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小魏老师的回忆里,李松霖是学理科觉悟很高的男生,高中三年理科成绩优异。他高中阶段的AP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SAT拿到了1530分。但他又酷爱历史和心理。读史使人明智,李同学的严谨缜密离不开历史书籍的滋养。他的好兄弟茹哲昊同学也是一本“行走的历史书”,也是理科学霸,也在这次申请季中获得了杜兰大学经济系、加州圣塔芭芭拉校等名校的offer。
李松霖爱读《影响力》。这是他社会心理学的启蒙读物;爱读《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的政治讽刺小说,比较难读。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部分高中生。阅读影响认知,影响我们看世界的维度和角度,所以李同学会在我们连记忆是什么都还搞不明白的情况下,早已经在自己的作文里大谈自己对人的记忆的看法。
以下节选于他的英文原文:
By expunging the memories of which we are not fond, we may be able to erase our traumas and perplexity, yet we are also demolishing what make us what we are: our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ies that are shaped by our own experience, from the worst to the best, and it is these features that shape us each into one unique individual.(翻译:人们总是很想抹去一些令其痛苦的记忆。如果抹去了这些记忆,我们就损害了我们记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就损害了我们的个性和个性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李同学对心理学、社会学极其感兴趣。他强大的包容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不论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保持着一颗积极探索的心,并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这也是西外自由的学习氛围带给他的底蕴和气质:对周遭的一切着都保持着原始的好奇心,又能沉下心来细细钻研。
学霸还是书虫?
据此,我们又调查了其他几位同学的书单,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点。江祁峰是《达芬奇密码》的书粉,热衷悬疑推理。茹哲昊同学不出所料,对历史类书籍情有独钟,酷爱最近的大热门《人类简史》。这本书,爱读的人觉得很有趣,不爱的人,觉得晦涩难懂。而孙睿泽同学偏爱文学,中国四大名著、《百年孤独》,哪个经典读哪个,在中西文学的海洋里不断收获心灵的熏陶。
这似乎打破了我们对理科男的刻板印象。不再是每天埋头于题海,不再是所谓的不解风情的话题终结者。只要是他们所热爱的领域,他们必会侃侃而谈,一往情深。
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结论:西外高中国际课程部的理科学霸,都是隐藏的书虫。学霸,书虫,刚刚好!
还有一个不仅爱读书,更爱写作的王同学,早将伦敦国王学院、圣安德鲁大学的offer轻易收入囊中。他选择了gap year,未来一年一边旅行,一边继续自己的公益事业。我们期待他更多暖心的文字。
从书生校长,到书香校园,到书生学生,我想这应该就是书香校园浸润下的理想学校的样子。
书香,亦是树香
书与树,是西外最大的两个特色,是很多西外学生择校且离校后难忘的原因。苏轼曾言无他不可居的竹子,在致远楼(国际部教学楼)旁郁郁葱葱地生长着,旁边便是学生读书休憩的休闲之所。
春去夏归,绿树浓荫,西外如旧,一草一木,皆是深情怀念。草木本有心,也许多年以后,当我们褪去青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承载我们对母校思念的,正是这些一花、一草、一木了。毕业后某天,当微风吹来时,你是否还能记起当年的书香和熟悉的树香?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愿这些远飞的鸟儿啊,展翅地时候别忘了带走些西外的“树香”和“书香”。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届学生的录取榜(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