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人天地

兰花与情书:林敏教育随笔34

2016-12-13

 

在西外教学论坛上,初中部张老师提到了她自己读中学时的老校长,在她们高三面临高考时,讲了他自己读书临毕业时,如何给他心仪的女同学送了盆兰花,在花盘下放置一份表白信,但那女生收了这盘兰花,没有发现这封信,两个花季少年这段朦朦胧胧的感情就再也沒有发展下去了。张老师忆及当时听了老校长青春年少时的故事,给她和同学们面临高考时“压力山大”的心态,有一种特别的舒缓作用,老校长让这些己被高考前的繁重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孩子们,感受到一种人际之间的温馨情感,让她们沉重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个故事,得到一种人性化的调整舒解。

不知为什幺,当时听着张老师的故事,眼眶里有点湿润,好凄美的一段沒有结果“”的纯洁真情,眼前浮现的满含着男孩深情的那盆兰花,和压在盆底的那封从未被打开的“情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忆起自己的“初恋”情景······突然间我明白了,老校长向学生们讲述他自己年少时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让学生们去唤醒内心深处被压抑住的最美好的感情,对美和爱情的向往,是青春期孩子们成长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力。这是少男少女们的精神“荷尔蒙”,兰花象征着人性中最美最温柔的一面,这种感情的真诚流露和表达,也是我们和孩子们要一起交流与分享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构建内心情感表达,抒发,分享,交流的过程与机制,是师生,生生一起去寻找发现人性中最真,最美,最善的内涵,是去触摸深藏于每个人内心虽柔软却又敏感的人性之源。

老校长与学生分享他的兰花故事,也让师生之间常常存在的“感情间距”一下消失了,这种“感情间距”是学生与我们老师“认知间距”的深层原因,我们校长,教师不“端着”“装着”,而是能将自己情感深处最有感触,最有人情味的“故事”与学生们分享,就象西外学校导师与学生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有“情感深处”的分享,才会有师生心灵的真正联结,才会有学习过程转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的“深度学习”,不仅只停留在认知层面上,而是要在认知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心理,情感层面上,构建起人性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