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人天地 » 国际公民教育 » 活动与体验

“学伟人,立大志”,井冈精神照我行(组图)

2013-10-28

 

 

“学伟人,立大志”,井冈精神照我行(组图) 

 

                                ---- 记高一学生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

 

  目录:准备(1--- 一.“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3--- 二.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岁月(4--- 三.红军魂——风铃广场,领袖峰(6--- 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8---五.联欢晚会(9--- 六.悼念井冈山烈士英灵(10--- 七.去希望小学结对联谊(12--- 八.反思一: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什么(13)  --- 九:反思二:组织与管理(14  

  

11月初,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学校按照惯例,组织高一学生去井冈山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高一学生在第一学期就走出校门,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学伟人,立大志”,是贯彻西外外国语学校“厚德崇实,人格至上”教育观念的重要步骤。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确立之初,让学生去感受革命前辈艰苦创业的精神,见识外面的博大世界,对拓展他们的思想情怀,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异常兴奋,毕竟从来没有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与同学们一起乘火车到早已向往的革命摇篮去看看,感觉真好!高一年级4个班级共120人,在西外学生处主任王晓辉老师带领下,跟着旅游团,预定115日下午出发,118日早晨返回上海,行程2天半。同行的还有各班主任:李明熙、黎琴、沈多平、高寿松、谭可锋以及齐永昌、王兴春,53女共计8位老师。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有四: 

     其一,井冈山社会实践(去井冈山黄洋界,走红军走过的路;去大井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感受当年井冈山斗争创业精神;去风铃广场、领袖峰,感受井冈山初创期的艰苦岁月;去茨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去烈士陵园悼念烈士的英灵)。每人完成井冈山革命历史知识答卷。 

     其二,搞一个文艺晚会,其中有井冈山革命历史知识竞赛等内容。 

     其三,与井冈山脚下的一所希望小学搞联谊活动。 

     其四,同学们给爸妈回一封信,写自己此行感受。 

     这样,此行我们的准备工作除了与旅游团联系及学生外出旅游的正常准备以外,还必须准备知识竞赛内容、希望小学联谊结对活动送小学生和学校的礼品、要求爸爸妈妈事先给自己孩子写一封充满感情和希望的信,封好寄来等等。 

    另外,当时正值11月,为了防止清晨上井冈山受寒,要带棉衣,天气预报那几天井冈山有雨,去回应当穿什么校服;特别是晚上,学生第一次单独几个人住宾馆两宿,安全等都要细细考虑,不能出问题。现在带这么多学生外出旅游在上海已经不大有,有人说,“把书读好算了,不要搞嘞。”但是,我们西外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每一位老师还是应当多动脑筋哦。 

一.“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你真的到了井冈山黄洋界,对这背溜了嘴的毛主席诗句的感受就完全两样了。 

 19288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830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炮弹瞄准敌人山下的指挥部,随着一声口令,只听的一声,炮弹不仅响了,而且正中敌人指挥部。刹时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竟误以为主力红军杀上山来,于是连滚带爬收兵下山。在这次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听了陈毅安营长的汇报后,得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十分高兴,当夜便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九死一生,真悬哪!就是照片上的这门炮吗?真叫人难以置信!

      享受胜利后的喜悦,疯一回,我们会的。生死前的拼搏精神,那种死也不回头的坚定的信念,我们是缺乏的。不来到这里看看,怎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井冈山黄洋界,后来被朱德命名为天下第一山,不知道的人还认为朱老总肤浅呢。

 

黄洋界的云海,我们这次能够看到,真是运气。“它只有在那特定的天气里才会出现。”经当地导游这一说,同学们都纷纷拿出相机抢拍起来。其实,黄洋界云海出现以后,并不会立刻消失的。我倒认为当时同学们刚刚来到这里的愉快心情,那才更是一景啊。

 

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当我们再次走在朱老总挑粮的小道上时,脚下的步子不觉轻松了许多。

     二.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岁月

 

大井,不要以为是一口井哦。这是井冈山的一个地名叫大井村。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大井是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井冈山·大井是最有灵气的地方19271024,满口湘音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来到大井,毛泽东将七十条好枪赠给王佐,王佐回赠毛泽东五百担稻谷。多少年后,研究井冈山斗争史的专家指出,这七十条枪和五百担谷,意味着井冈山的大门豁然打开,中国革命的历史从此开始改写。

 

19291月底,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后,敌人窜入大小五井,大井村的房屋基本上被焚毁。解放后,大井已成为一个新山村,被毁的革命遗址,经过修复整理,都已陈列开放。 旧居坐落在大井村中央,因墙壁为白色,惯称它为"白屋"。这栋房子共有44间,五个天井,面积近千平方米。当年毛泽东就和红军战士住在一个院子里,房间都狭小异常,真的是可以用一席之地来形容。19291月底,这栋房子被敌人烧毁,仅剩下一堵残墙;故居后面当年毛、朱检阅战士操练的地方有毛泽东读书石和两株大树。据说,大树曾经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三枯三荣,颇为传奇,让人不禁感叹大树之灵性。这两棵树似乎更象征着毛泽东与朱德两位伟人的合作。

 

 

 坐落在公路边的小井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是一座灰色的二层楼建筑。据说,当年为了改善红军伤病员的医疗条件,红军官兵们纷纷将平时发的微薄的伙食饷款募了出来,军民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成了这所杉木皮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重新修复的。也许简单的从外表感觉,这医院虽小可也象个样子,但是走进去仔细视察,就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了。缺医少药,当时的救护与医疗实在太简单、太有限。据说很多截肢手术都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在一张破桌子上进行的。